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,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(尤其是1-2歲嬰幼兒)。
好發年齡:6月齡到5歲內的兒童,在3歲以內更常見,考慮和6月齡之后,母親經過胎盤傳給孩子的抗體逐漸消退,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弱抵擋不住病毒侵襲有關。最早的,現在在1月齡左右的孩子就發現有手足口病了。
當然,較大的兒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。有時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。
好發季節:該病全年都可以發病,在北方地區夏秋高發,但有逐漸提早的趨勢。在南方地區以春夏為主高峰,秋冬季節為次高峰。
進入5月后,南方地區開始進入高峰期,北方病例逐漸開始增多。該病流行季節可能和腸道病毒喜歡濕熱環境有關。
什么是手足口???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,其潛伏期多為2-10天,以發熱和手、口腔、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。
好發年齡在6月齡—5歲內的兒童,尤其在3歲內更為常見。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,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。當然較大的兒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,有時會出現一人得病全家感染。
手足口病全年皆可發病,南方以春夏為高峰期,該傳染病可能和腸道病毒喜歡濕熱環境有關。
手足口病怎么傳染給孩子的?
主要傳播途徑是腸道病毒可以通過胃腸道也就是糞-口傳播,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、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,傳染性強,傳播途徑也比較復雜。
還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、皮膚或者黏膜、皰液,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傳播,目前還不明確是否可以經過水或者食物傳播。
這三種是重癥表現,病情進展極為迅速:
1.寶寶持續高熱,體溫38.5℃超過3天。
2.神經系統異常,出現嗜睡、頭痛、嘔吐、抽搐等表現。
3.出現心衰前兆,心率增快、四肢發涼、出冷汗。
接種腸道病毒71型(EV-71)滅活疫苗可預防EV-71導致的手足口?。ㄔ撘呙缈蓽p少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生,對其它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沒有保護效力)。該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-5歲兒童,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,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。
日常中手足口病要怎么預防?
注意食品衛生
被糞便污染的蔬菜、水果、肉類上會含有腸道病毒,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凈,最好去皮后再吃;不要給孩子吃生的蔬菜;不要吃沒有完全做熟的肉食。
不要亂舔東西
小寶寶都喜歡舔玩具,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數天,健康寶寶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時,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,所以不要讓寶寶舔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哦,自己的玩具可以舔。
生病后要隔離
不僅要預防孩子感染,當孩子生病時,也不要出去感染別的小朋友,建議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,至少等到身上的皰疹里面的液體都干了(大約1周)才能出門接觸別的小朋友。
大人回家洗臉、洗手后接觸孩子
大人也會感染腸道病毒,多是無癥狀感染,但是有傳染性,病毒在大人呼吸道、手上存留著,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,一定要洗臉、洗手后再接觸孩子。
另外,再強調一點,家長們給孩子換完尿布后,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顧別的孩子,準備飲食哦。
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
人群密集的地方,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,所以建議在疾病高發的季節,一定不要湊熱鬧,別帶孩子去擁擠處玩耍。